关于我们 / ABOUT US
2023-09-04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此次普查对部分行业和领域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尝试性调查,2017年总排放量1017.45万吨。按区域来看,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417.87万吨,占比41%。按行业来看,工业源排放量为481.66万吨,占比47.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排放量位居前三位,合计占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的44.78%。这些数据,为抓好VOCs治理,明确了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
2023-08-21
恶臭异味污染作为典型的扰民污染,近年来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据统计,连续4年,我国恶臭异味投诉占全部环境类投诉的20%以上,占大气环境投诉比例近50%。 异味污染物与VOCs“本是同根生”,其高度同源的属性决定了二者协同治理的必要性。然而,异味的消除难度远高于VOCs治理,伴随大气污染防治渐入细分领域,如何构建完整的恶臭异味污染防治体系、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2023-07-11
挥发性有机物,即VOCs,属于大气污染物中的“中生代”。相较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着数十年治理史的“老资格”,VOCs被重点关照不过十来年的时间,2010年才在国家层面启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而相较于尚未被纳入管理,甚至种类都不甚明确的新污染物,VOCs监测和治理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再加上每年超过1000万吨的排放量,让VOCs治理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业内普遍认为我国VOCs治理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集中度不断提升,市场将大幅扩容。
2023-06-28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数”说了2022年及新时代十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全面展示了十年来北京生态“颜值”变化。 2022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继续降低、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环境状况保持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2023-06-20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蓝天保卫战取得一定成效,空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好转,但有一种污染因子却日益凸显,那就是臭氧。臭氧污染不是近些年提出的新概念,重要程度却已不同往日,特别是在夏季,臭氧已经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
2023-06-12
在固定源管控方面,持续推进VOCs综合整治是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今年重点工作安排之一。在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日前主办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提升改造VOCs治理设施不能‘一刀切’要求所有企业建设RTO、RCO,应当以适宜为第一位,建设适宜高效的治污设施。”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多地积极呼吁辖区内企业对现有VOCs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开展自检,尽早淘汰单一光催化、低温等离子等VOCs处理设施,并换其他有效设施。 在此背景下,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叶代启,解读应如何科学看待、判定、应对环保低效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2023-05-26
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将有哪些工作重点,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